“无聊”的、上不了新闻头条的创业故事:在纽约做了5年程序员,然后回土耳其创业,招人很便宜;没有融资,没有投资人的压力,不用分心去哄投资人,专注做产品与盈利,慢速增长,公司100人,已做12年了
他们没有融资、公司700多人、总部在亚特兰大,用户数1600万,每天1万4千个新注册用户。他们在超红的 podcast Serial 上做广告花了 $30 万,一年花超过 $1000 万做营销
这是夫妻二人的创业团队,Facebook前员工。本文记录了他们创业这一年来的心得。写此文时他们每月收入$3500,如何生存?他们搬离硅谷,现在西班牙,住在Airbnb
不拉风投又能赚不少钱的 Basecamp 的创始人 CEO Jason Fried 又来藐视那些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拉风投、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、人浮于事的普通公司了~
他与大学时的室友创业进入Y Combinator,换了几个创业idea;合伙人学编程时写的简单的列表式做笔记的web app看着挺靠谱,于是做到现在七年了
SaaS 创业不拉风投、尽快盈利、自给自足的案例越来越多了。现在小团队可以快速整合各种现成API做出产品,不需要太多前期投资;各种自给自足的SaaS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了、鼓舞更多人这么做
本文介绍了他最近几年的项目DistroKid。他们是一个三人团队,一个程序员(他)加俩客服,没有融资,大量自动化、节省人力成本,轻松战胜其他规模很大的、有融资的、劳动密集型的同类公司
他做了4年的side project已有些许付费用户;决定全职做此项目时存款2万英镑,能活2年;15个月后花了1.4万英镑,终于盈利。没融资,一个人做,也不太努力,去年11月以来一周工作4天
大众化在线免费相册比比皆是,付费订阅的SmugMug很有个性、很小众。这是彻头彻尾家族企业,没有融资、自给自足,老爸老妈儿子女儿亲戚们一起创业,大儿子是所有人的老板,是CEO
这一系列文章真是工程师自力更生进行SaaS创业的Epic Guide。从找idea、验证idea,到上线 MVP 开始收钱等,一步步教育工程师们:做SaaS创业,编程是最不重要的技能
这是夫妻二人从一个 side project 开始做到成为两人现在全职的事业的故事,没有融资,小生意,自给自足。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变成事业,并能赚钱养家糊口,真是不错
俩创始人于00年时被裁员,自费创业帮人做网站,发现小商家们对邮件营销挺有需求的,于是边做网站边做邮件营销的服务;07年开始全力经营邮件营销服务。地处亚特兰大,不融资,不上市,早已盈利自给自足
Craig在IBM工作了17年后,搬到旧金山;1995年在Charles Schwab工作期间弄了个10到12人的邮件列表推送有意思的活动;现在公司40多人,年收入$3.8亿,净赚$3.04亿
对Rails缔造者、Basecamp联合创始人DHH的采访。Jeff Bezos向DHH与他的合伙人买了一点Basecamp的股份,俩人不用为钱担心了,就比较能抗拒巨额融资与大公司收购的诱惑
37signals(现名Basecamp)那帮人历来推崇不拉风投自给自足式的创业。本文阐述的理论是:拉风投后,你练习的是怎么花钱,无限期推迟赚钱;不拉风投,你第一天就得开始练习如何赚钱
Instapaper的故事:边在Tumblr做CTO,边做Instapaper;Pinboard的故事:边在雅虎上班,边做Delicious的替代品收藏链接。后来都分别变成了他们的全职工作
现在一讲到创业,普遍都默认是要融资、要先烧钱才能赚钱。然后很多人创业是为了融资,公司建设与产品设计都是为了融资的需要,融资以后只有两种可能:高速成长或者迅速消亡,没第三种可能
开发者们对Jetbrains应该不陌生,各种精品IDE:IntelliJ、PyCharm、WebStorm等。这是地处欧洲小国、不拉风投、脚踏实地、创业16年、打造精品IDE的公司。
现在主流互联网公司里的设计师很多(大部分?)都使用 Sketch,而很少用 Photoshop 了。本文采访了 Sketch 的创始人,这又是一个不拉风投,维持极小团队,远程办公的创业故事
这又是一个不拉风投、自给自足、很有原则、不落俗套的创业案例。这是 Techmeme 的CEO自己总结的。Techmeme 也是雇佣了一些编辑,算法+人工地聚合科技新闻。
4个问题检验你是否需要拉风投:没风投的钱你就过不下去了?你愿意出卖一部分公司控制权吗?你个人有做大事业的野心吗?你想尽快做大,那到底需要多少钱?
37signals的创始人写的,这也是“奇怪”的公司:成立16年来,不拉风投、不上市、自给自足 -- 不,他们其实出卖了一点点股份给Jeff Bezos,只是为了得到他宝贵的建议。
不想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;创业成本越来越低,很多情况下可以自给自足;大多数创业者其实并没那么大胃口非得做到几个亿,旱涝保收小康生活就知足了。
有两点讲得挺有意思的:找风投也是验证你的 idea 好不好的一种手段;铺好未来的路,以后再创业的话也比较好拉钱(很诚实。。)。
Craigslist 是非典型的硅谷公司:不拉风投,不上市,不做移动端的app,网站界面20年如一日的简单粗暴,不扩张,几十号员工的公司,一年稳稳赚上亿美金
这篇文章代表了一种态度:作者希望把他的startup做成像李安导演所喜欢的In-N-Out Burger,而不是做成麦当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