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经营一个网站,你当然想在网站挂了的第一时间知道它挂了。Pingdom就是干这个的。这是一个瑞典的公司。 它每隔一段时间ping一下你的网站,如果你网站挂了,它ping不到,就立刻给你发个警报(短信、邮件等方式)。 免费用户可以监控一个网站。
他们的用户有各大当红公司,包括Google(什么?这么简单的东西google不自己做?-- 可能只是监控google旗下的某个小网站?)、Twitter、spotify、square、github、instagram等。
很多公司都在用Greenhouse优化招聘的流程,包括当红的Uber,airbnb,buzzfeed,pinterest等。 我们公司也是用这个。可以很方便地在上面过滤简历,面试后几个面试者给来面试的人打分、点评等。
1849年,大量淘金者涌入旧金山。有一些人自己不淘金,而是专门做跟淘金相关的生意,反而比来淘金的人赚更好,比如Levi's牛仔裤 -- 耐穿,耐磨,淘金必备。 现在,很多人也来湾区淘金,做面向普罗大众的东西,比如各种花俏的社交网站。然而,也有人做跟淘金相关的生意,比如给程序员用的工具,给公司管理用的工具,方便招聘的工具等。
可能你做了一个东西后,别人都会泼冷水:这东西已经有人做了。怎么反驳?可以摆事实:
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好多好多。所以对于雅虎(又)推出在线店铺,现在评价也不能太苛刻、太负面。不同的人,不同的时间,推出相同的产品(idea),会有不同的效果的。 现在雅虎的那帮人,跟上世纪的那帮人不一样了;现在的社交网络和移动设备是占据统治地位的平台,而上世纪的主要平台是桌面。所以做看起来相同的在线店铺,效果(也许)会不一样 -- 没人能预测未来,只待市场来检验。
Paul Graham在湾区像神一样的存在,是startup教父。 这篇文章简述了他跟小伙伴Robert Morris在95年一起创办了一个在线店铺的网站, 把这个网站卖给雅虎,然后在2005年创办YC的故事。
更多YC的故事,可以读这本书:《The Launch Pad: Inside Y Combinator, Silicon Valley's Most Exclusive School for Startups》
雅虎(又)推出了在线店铺。小商家们可以在上面开店(淘宝?)。
两个问题:1)为什么是“又”?2)为什么做这种已经烂大街了的功能?
要结合下面两条链接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