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的图标字体库 Font Awesome 背后是一家 YC 公司,他们探索了不少盈利模式、进行了用户调查,得出结论:用户想要的是更多图标,所以他们进行众筹然后做更多图标。
他们花了大量钱与时间准备宣传视频。现在他们在 Kickstarter 上筹得的钱刚刚破 $100 万。硬件产品比软件产品容易众筹,因为老百姓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较愿意掏钱;比如 YC 的另一个公司 Pebble 就是众筹达人,筹得的钱都是千万量级的,然而 Pebble 即将被 Fitbit 收购了。
文中还有一小节讲 trolls (键盘侠、网络暴力)的。作为 maker,如果你做的东西真的有一定影响力的话,肯定得面对网络暴力、被攻击、被喷、被无端辱骂的。“And believe it or not, trolls are a sign you’re onto something. You’ve upgraded from indifference to dislike (or outright hate). On the internet, sometimes the noise is the signal.”
第一波云计算热潮中,作为产品公司的 Google 做了方便使用但不灵活的 App Engine,而作为平台的 AWS 提供不是很好用但很灵活的各种云计算服务,占得先机;现在的 Google 靠开源的 Kubernetes 与提供各种AI服务能否扳回一局?
这篇文章很应景,因为现在 AWS Re: Invent 正在开会,今天也宣布了一系列 Amazon AI 服务。
第一份工作是创业初期亲力亲为地 build product,而第二份工作则是在公司员工数达到20、30人的时候开始把精力转移到 build company。要花大量时间招高管、确保公司上下统一思想、建设公司文化。
怎样才算能统一思想?看 SpaceX 的员工是怎么描述自己的工作的:SpaceX 的使命是殖民火星,为了殖民火星,我们必须能回收再利用火箭,这样来回火星的成本才不会太高,我的工作是做能让火箭返回并安全在地球着陆的 steering system;要知道我工作做得好不好,只需看一下我们的火箭能否在大西洋的平台上顺利着陆。
网页中可以很方便地外链那些放在 CDN 上的 javascript、字体、css 等资源,但也带来很多麻烦:提供 CDN 的公司可以收集你的网页的访问情况、如果 CDN 挂了或被墙你网页也加载不了。
去年有段时间湾区日报的网站外链了 Google CDN 上的东西,结果国内很多读者都无法加载湾区日报的网站。
讲述了当前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:盲目采用各种酷炫的、不成熟的技术,决定采用什么技术的依据仅仅是看了一篇博文、或者比谁的声音大。酷炫新技术演化的几个阶段:出现、流行、狂热、失望、回归现实,然后另一个酷炫新技术出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