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技术上,小额支付比以前容易了;2,心理上比较能接受向内容创作者(人类个体)付款,而不是向公司(组织)付款;3,很多小众内容的创造者粉丝太少,广告钱不好赚,只能直接向粉丝收钱。
很多情况下没必要架构成 microservice、通过网络“调用” API,不好运维。同一份代码里做好模块化,同一个进程里调用函数就足够了,没必要赶潮流。
往往在贵公司需要 microservice 之前,贵公司已经做不下去而倒闭了:)在贵公司存在的整个生命周期里,一台机器、一个进程 + sqlite 或许就够了,或许更极端一点,一个 GitHub page,静态的页面也行。哈哈。
不是所有的YouTube视频都适合放广告的,如恐怖分子发布的视频、色情暴力限制级视频等;用自动化的手段不在某些视频上显示广告容易误杀好人,有的视频很正常、上传者也希望通过广告赚钱,但Google不让。
有一些公司、组织机构发现自己的广告出现在恐怖分子的招聘视频上,很不爽,不愿再在YouTube上做广告了。用户每分钟在 YouTube 上传 400 小时的视频,该如何审核?人工审核是不行的,审核不过来;但自动审核容易误杀好人。
UCSB的教授 Ben Y. Zhao 解释为啥做教授而不去公司赚大钱:1,没有上司给你指派任务,很自由;2,教书育人,正面地影响学生的人生,很有成就感;3,当前人生阶段的优先级不是赚钱。
当然,也有很多教授去公司(一般是去 Google)赚钱。在自己的领域小有名气计算机系教授,只要他们愿意,都能让收入立刻翻几倍,甚至几十倍。
晚一年读幼儿园,小孩自我控制力会比较好,比较能学得进知识。相对同一届的人年龄大几个月或一岁,会比较自信:身高发育较好,体育好点;头脑发育较成熟,理解东西比较快。
相对的年龄优势这个观点是出现在 Outliers 这本书里,也就是提出“一万小时定律”的那本书。小时候自信心的培养很重要;自信的人做很多事(考试、竞技、交朋友等)才比较能表现出正常水平,甚至超常发挥。